淺談諮商-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中的觀後感

2024-03-14

文:邵于軒 諮商心理師

在成長的經驗中,你的內心是否曾沒來由的感受到突然的低潮,好似種悶悶不樂、對生活失去興趣,且難以找到明確的原因?這類的心理狀態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一書中有著深刻描繪。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在講什麼?

本書一開始從蛤蟆先生陷入情緒憂鬱開始說起,身旁朋友看不下去,於是帶著他尋求心理幫助,藉著與心理師蒼鷺的對話,展開一段自我探索的旅程。

起初蛤蟆先生認為自己是應朋友要求而來,但面對蒼鷺開場問:"到底誰才是我的當事人?你還是你的朋友?" 啟發了蛤蟆對自身問題的深刻省思,理解到諮商的初衷應來自於自身的需求。

透過十次蒼鷺與蛤蟆的諮商過程,蛤蟆逐漸覺察到內心情緒的來龍去脈,並連結到早年與父母相處的回憶。特別是父親嚴厲的形象,以及自己無法達到父親標準的心理負擔。除此之外,蛤蟆也反思了父母的教養方式,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了他成年後性格的形成和人際關係的應對,這些經歷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生涯發展,看到這裡,許多人開始好奇心理諮商到底有什麼魔力,真的可以透過認識自己來改變一生嗎?

什麼是心理諮商? 當事人展開自我覺察的旅程

心理諮商是一種透過心理師與當事人的合作,幫助當事人展開自我覺察歷程的旅程。

儘管世俗對於心理諮商的理解五花八門,也因為不同學派的出現造成了百家爭鳴,讓本就抽象的心理諮商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心理諮商通常可概括為當事人透過諮商過程去實現覺察、成長與改變。儘管每位心理師有不同的取向學派和經驗,但核心目標仍在於促進當事人的自我覺察能力。當事人培養了這項能力後,才能真正迎來改變的契機。心理師在這過程中就像是培養當事人覺察能力的催化劑,透過建立關係、展現同理心、回應傾聽等方式,陪伴當事人走向改變,這過程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原因在於人的成長歷程中會有兒童、父母、成人三面向的自我狀態,但當事人不見得能夠將這些狀態分門別類,正因如此才需要心理師的協助。

三種自我狀態的了解,促成改變發生的成人自我狀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中,心理師蒼鷺所採用的理論學派為溝通分析,強調每個人存在著三種自我狀態:兒童自我狀態、父母自我狀態、成人自我狀態,這三種自我狀態在個體行為和情緒反應中扮演不同角色,其中,成人自我狀態被視為促成改變的重要關鍵。

1.兒童自我狀態(child ego state)

首先是兒童自我狀態,這是由個體童年時期的情感遺跡構成,包含所有基本情感,並逐漸發展成更細膩、複雜的行為模式,定義著個體的性格。在成長過程中,個體面對類似過去場景時,個體的兒童自我狀態會自動激發過去的情緒感受,引發出自動化的基本情緒反應,難過、生氣、開心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適應型兒童自我狀態,這是個體為應對困難處境而學習調整行為的產物,例如因無法抵抗嚴厲的父親而表現順從的行為,或是不敢對父母表達憤怒,轉而以鬧彆扭或退縮的方式處理生氣情緒。

2.父母自我狀態(parent ego state)

其次是父母自我狀態,父母是個體最早接觸的重要他人,對價值觀、道德觀和評價標準產生深遠影響。一些個體可能表現出指責型的父母自我狀態,透過指責和批判他人展現自己的父母自我狀態,就像書中的老獾總是在蛤蟆面前批評、指責他,就是典型的父母自我狀態表現。另一種父母自我狀態是當個體無法向他人表達情緒時,反過來對自己進行自我批判與自我懲罰,這反映在蛤蟆對自身的自我批判、自我貶低等,以及以討好他人的方式忽視自己真實感受等行為上。

3.成人自我狀態(adult ego state)

最後是成人自我狀態,也是一個個體必須發展出來的成熟狀態。成人自我狀態是指自我狀態中較為理性、不情緒化的部分,能夠適當處理當下的真實狀況。當個體經過充分的自我覺察兒童自我狀態和成人自我狀態,逐漸理解在這兩者狀態中舊有情緒對自身的影響,從而在當下與未來的情境中發展出更好覺察能力,並能夠做出合理的反應和回應。

透過深度心理諮商走向更趨成熟的自我

雖然說成人自我狀態是促成改變發生的條件,但並不表示兒童自我狀態與父母自我狀態都只有負向的影響且需要屏除,而是透過對自我(ego)深入的覺察與理解,不管是情感需求的兒童自我狀態,又或是吸收家庭價值觀的父母自我狀態,慢慢發展出能夠接納自己的能力,並可以透過整合後的自我發展出成人自我狀態,以達擺脫舊有情緒困擾,促成性格改變的可能性。

總結而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適合正在諮商中或猶豫是否諮商的讀者。透過本書,讀者能深入了解心理諮商的過程,心理師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可能獲得的心理成長和收穫。讓讀者可以透過心理師的引導與陪伴,在自我覺察的歷程中找到改變的契機,進入成人自我狀態,更具理性地應對生活。


延伸閱讀:

心理諮商有用嗎?去心理諮商聊什麼好?一次了解心理諮商常見問題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心理師?5個選擇諮商師的重點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