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情緒勒索怎麼辦?5個應對策略擺脫情緒勒索的情感迷霧

2025-09-16
被情緒勒索怎麼辦?5個應對策略擺脫情緒勒索的情感迷霧
被情緒勒索怎麼辦?5個應對策略擺脫情緒勒索的情感迷霧

文/ 孫允儀 諮商心理師

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是一種在親密關係中,勒索者利用恐懼、義務與罪惡感等負面情緒,來操控他人的方式。這類操控通常發生在具備情感依附與責任感的關係中,例如伴侶、親子或密友,使得被勒索者因為「不這麼做就對不起對方」而逐步讓渡自我界線。

什麼是情緒勒索?認識情緒勒索定義

情緒勒索的關鍵,不僅在於勒索者的語言或行為,更在於雙方長期互動中形成的權力失衡。勒索者可能透過威脅、暗示、責備、裝病或自我犧牲等手段,暗示若對方不服從,就會導致關係破裂或讓自己受到傷害。久而久之,被勒索者會逐漸內化這種責任與恐懼,難以分辨真實的關係需求與操控行為,陷入「為了維持關係,只能委屈自己」的心理困境。。

情緒勒索的特徵?從情境看恐懼、義務與罪惡感的操控模式

情緒勒索常見於親密關係中,勒索者不一定會明說要求,而是透過一種讓對方「不敢拒絕」的方式,使被勒索者在情緒壓力下妥協。美國心理學博士Susan Forward提出情緒勒索的運作核心是「FOG」—恐懼(Fear)、義務(Obligation)與罪惡感(Guilt)。

情緒勒索特徵1:F(Fear)恐懼

被勒索者會害怕對方生氣、失望、報復、離開,甚至斷絕關係。這種恐懼常讓人選擇妥協,只為維持表面的和平。例如在伴侶關係中,情緒勒索常以「愛」、「關心」與「重視」為名,讓人難以察覺。比如會出現:

「如果你真的愛我,你就不會讓我傷心。」

「你要是真的在乎我,就不會去聚會了。」

「你現在不陪我,是不是不愛我了?」

這些表達會讓另一半陷入自責與恐懼,害怕失去關係而被順從對方,長期下來,會讓人感到疲憊、焦慮、失去自我,甚至是失去原有的人際關係。

情緒勒索特徵2:O(Obligation)義務

覺得自己「應該」為對方做某些事情。,因為對方曾經幫助過你、付出很多,或是你身為子女、伴侶、朋友,就有責任滿足他的期待。例如在家庭關係中,情緒勒索經常會以「我是為你好」、「犧牲」和「愛」的名義出現,比如會出現:

「我為你犧牲這麼多,你怎麼忍心這樣做?」

「你不照我的話做,就是不孝。」

「你這樣讓媽媽很傷心。」

這些表達會讓被勒索者感到愧疚,害怕失去家人的愛與支持,進而壓抑自己的需求來迎合家人的期待。

情緒勒索特徵3:G(Guilt)罪惡感

如果不照做,就會覺得自己是壞人,陷入強烈的內疚感,彷彿不順從就是自私、冷血,導致關係受傷。例如在職場關係中的情緒勒索多以權力位階、上對下或同儕壓力為方式,比如會出現:

「大家都加班,你不留下來會很難看。」

「現在是公司最困難的時候,這時候才看得出來誰是真的有心。」

「我之前幫了你這麼多,這次你連這個忙都不願意幫,枉費我這麼照顧你。」

這些話語讓人感到壓力、焦慮與罪惡感,除了影響工作表現與心理健康之外,也會影響職場中的人際互動。

當這3種情緒混合,就像迷霧般遮蔽了判斷力,讓人難以拒絕對方的要求。久而久之,可能會習慣性壓抑需求、否定自己,只為避免衝突或關係破裂,卻也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自我界線。

情緒勒索的6個階段:看操控如何一步步展開

情緒勒索的發生並非偶然,而是一種反覆出現的循環模式,使得勒索者持續強化操控,被勒索者則愈陷愈深、難以掙脫。Susan Forward 將這種循環分為以下6個階段:

階段1:要求

勒索者會提出一個明確或隱晦的需求或期待,例如要求配合、讓步、犧牲,並期待對方照辦。

階段2:抵抗

被勒索者對這些要求感到為難、不舒服,不願意滿足勒索者的需求與期待,或是對此感到猶豫與不舒服。

階段3:壓力

勒索者的語氣開始變得強硬、情緒化,可能會用責備、冷戰等手段,讓被勒索者感到罪惡感、威脅或是羞辱等壓力。

階段4:威脅

若施加壓力無效,勒索者就會開始明示或暗示著拒絕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例如分手、疏遠、自我傷害等,讓被勒索者感到害怕、內疚或有罪惡感。

階段5:妥協

在連番壓力和威脅之下,被勒索者為了關係和諧或避免傷害,選擇妥協與讓步。

階段6:重複與循環

勒索者發現這樣的方式有效後,會在未來類似情境中持續使用,不斷重複這樣的操控循環。

長期下來,這樣的循環會讓被勒索者的心理負擔與壓力日漸加重,更可能誤以為「順從」才是維持關係的唯一方式,而陷入無法輕易掙脫的勒索困境。

情緒勒索對心理產生的影響

長期身處情緒勒索的關係中,不只是當下會感到壓力、煩躁,還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深遠的影響。以下是被勒索者常見的心理反應與狀態:

  • 焦慮與憂鬱:持續處在的壓力和恐懼的關係中,會難以放鬆,久而久之容易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情緒。
  • 自尊心受損:在不斷被否定和指責的情況下,感覺自己總是不夠好,容易自我否定。
  • 罪惡感與羞愧:即使已盡力配合,仍常感覺「自己有錯」、「是我讓關係變糟」,進而過度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
  • 恐懼與不安全感:因害怕失去關係以及擔心被懲罰等,無法放心表達真實的感受與需求。
  • 情感耗竭:長期委屈自己迎合對方,容易造成心理能量透支,出現空虛、麻木、提不起勁等情感疲憊的狀態。
  • 人際關係困難:在關係中較難建立健康的人際界線,也可能在未來的關係中重複被操控的互動模式,或是複製情緒勒索他人的方式。

被情緒勒索該怎麼應對?心理師教你5個應對策略

父母情緒勒索如何擺脫?5個應對策略不再委屈自己
父母情緒勒索如何擺脫?5個應對策略不再委屈自己


情緒勒索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它多半發生在我們最在乎的關係裡。越親密、越有責任感,就越容易落入「為了不讓對方受傷,我只能委屈自己」的思維陷阱。無論是面對父母的期望、伴侶的情緒勒索,或是朋友之間的過度依賴,要擺脫情緒勒索,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不斷地覺察與練習,以下提供幾個實用的應對策略:

被情緒勒索應對策略1.覺察

第一步是覺察自己正處於情緒勒索的情境,辨識出那些讓你感到不舒服的情緒壓力,像是恐懼、義務或是罪惡感,試著在對話中觀察:「我現在是在回應對方的情緒,還是我自己的需要?」。

被情緒勒索應對策略2.設立界線

「我願意幫忙,但這不是我的責任」,其實建立界線不等於冷酷,也不是無情,而是保護雙方不進入失衡狀態,讓關係有更清晰、可尊重的互動空間。

被情緒勒索應對策略3.練習拒絕

用「溫和而堅定」的語氣拒絕對方,並堅持自己的底線,像是「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我不能答應這個要求」,界線是保護自我不被侵害的重要工具。

被情緒勒索應對策略4.保持冷靜

面對勒索時,先幫自己暫停一下,給自己時間消化與思考,不急著回應,避免立刻讓步和妥協。

被情緒勒索應對策略5. 尋求支持與專業協助

跟信任的人討論自己的感受,試著從不同視角理解現在的處境;如果現在的情緒狀態已經難以消化與因應,尋求心理師的協助也是一種自我照顧的方式,透過討論得到具體的應對策略與情緒支持,幫助你走出困境。

被情緒勒索了?綻芯陪你一起找回不必委屈的親密關係

當你總是在關係裡感到委屈、內疚,甚至懷疑自己的感受,那可能不是你太敏感,而是你正身處情緒勒索的循環中。學會辨識操控、設立界線、練習拒絕,並不代表你不夠體貼,而是開始為自己負責,也為關係找到更健康的出口。

在綻芯心理諮商所,我們理解情緒勒索背後的拉扯與痛苦,也相信每段親密關係都值得被重新理解與修復。無論是面對父母的高壓期待、伴侶間的操控互動,或是長期困在「總是委屈自己」的情境中,綻芯都有豐富的專業諮商經驗,並提供線上心理諮詢預約諮詢服務,幫助你在安全、專業的空間中,重新整理自己的情緒與界線。

你值得一段不需要委屈、不靠恐懼維繫的關係,現在就讓綻芯陪你一起找回真正自在相處的方式。

參考文獻:

Forward, S., & Frazier, D.(2017)。情緒勒索〔全球暢銷20年經典〕: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杜玉蓉 譯)。究竟出版。(原著出版年:1997)

周慕姿(2017)。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寶瓶文化。

延伸閱讀:

職場PUA意思是什麼?瞭解6種職場PUA伎倆與自救指南

是內向還是真的社恐?社交焦慮症原因、症狀與改善方式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