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感的賦予

2024-02-22

文:許傑銘 諮商心理師


「我是看到朋友在社群上的貼文,才發現當時已經是過年。」

這幾年人在國外打拼的T,也承襲了過去在家中的傳統,不特別過農曆新年。

我好奇的詢問T:「在你還小的時候,家裡都是怎麼樣過年的?」

T看著我,發愣了好一段時間。後來經過T的說明才知道,T家裡因為某些原因,很早就沒有過新年的習慣。他們家從來沒有所謂吃年夜飯、貼春聯、發紅包這些一般人常見的傳統,所以當我問起對過年的印象,他腦袋裡完全是空白的。

「家裡從小就不過節,但從小我就是個很期待被過生日的小孩,也期待聖誕節的時候收到聖誕老人的禮物,期待就是這樣一次又一次落空。」

T的臉上露出失望,彷彿再次經驗小時候的心情。他說家裡因為做生意的關係,爸媽一直都忙碌著賺錢,很多節日都沒有機會過,印象中一些生命中重要的場合,包含在不同求學階段的畢業典禮、成果發表,都不見爸媽的身影。小時候的他總是滿懷期待著爸媽能夠參與這些重要時刻,也常常羨慕同學的家裡充滿儀式感,羨慕他們的爸媽會替他們準備蛋糕過生日,每年也一定都會拿到聖誕禮物。但事實是,T總是在這些節日上滿懷著期待,最後帶著失望的心情作結。

我們繼續接著談。

我問T:「你願意跟我多分享一點,這種失望的感覺嗎?」

「這些重要的場合,爸媽都沒有參與,也從沒有替我過生日。不知道從哪一刻,我開始覺得自己是不被重視的,甚至覺得自己不是這個家庭的一員。」

我這才意識到,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日常儀式感,是多麼影響T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影響T和家庭之間的關係。

一個人的自我,始於許許多多被看見、被參與、被回應的經驗所養成。

一個身在充滿儀式感家庭當中的孩子,父母參與孩子的成果發表會,孩子因此覺得自己的努力被肯定。父母參與孩子的畢業典禮,孩子因此覺得他的成長被看見,他更有力量邁向下個階段。父母在生日時給予孩子祝福,孩子因此覺得自己的存在是被珍惜的,他能夠理解到,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被珍視。

同時,這也是身在家庭中的每一個「我」,都參與在其中的經驗,我能感受到自己是屬於這個家庭的一員,感受到「我們」。從「我」的參與其中,到「我們」在一起,所以我在這個世界不是孤身一人,我感到有歸屬。

這些點滴的片刻,深藏著家人之間的愛和在乎,也串連了過去到現在,串連了跟家人之間的關係,從而建構出自己。

所以,即使已經長大,可能人在異鄉求學、工作,這些經驗會轉化成自己的根,藉此認識自己成長的連貫與脈絡,使自己能意識到「我是誰?」。

這些經驗也會轉化成一股支持的力量,不論經歷了什麼困難,我能想起我在過往的某些時刻,有好好地被重視,過去是如此,我相信未來也會是,我能持續地因此感到踏實、有安全感。

(上述的案例皆經過變造、結合不同案例所虛構的對話,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圖片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

重拾自我,過不必討好的人生

依附型態會改變嗎?心理諮商如何改變依附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