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軟爛的樣子,還有人願意接受嗎?」:談繭居的掙扎與糾結

2022-08-06

撰文者: 許傑銘 諮商心理師

    曾經在大家眼裡閃耀的L,工作中某次重大的產品分析簡報,未達到主管的期待而受到指責。L心裡相當挫折與不平衡,準備了數週的報告,努力卻被主管的幾句話給否定。L開始對公司產生排斥感,情緒也起伏不定,不服輸的個性,也拉不下臉開口求助。把能用上的假都用上了,想了各種不去上班的理由,最終決定向公司提出離職,讓自己暫時休息一陣子。休息了半年後,L陸續投遞了幾份工作職缺,但結果不盡預期,難以再鼓起勇氣嘗試。L從沒想過這一休息,就再也回不到生活原來的秩序和軌道,最後連走出家門的力氣都沒有了,成了眾人眼裡所謂的繭居族。

繭居族(hikikomori),一詞源自日文,形容一種從社會中退縮(social withdrawal)的生活型態,特徵是一個人拒絕就學、就業,無法維持正常的社交活動而長期待在家中,且幾乎沒有親近的朋友。

在繭居以前,往往經歷了人生階段的轉換期,生涯方向的迷惘、學業的挫敗、同儕間排擠、求職碰壁、親密關係的生變。突如其來的一棒悶棍,打亂了原先順暢運行的日子,逐漸地失去動機和能力去維繫自己在生活中的運轉。起先,也許還能維持課堂出席、參與社團活動、規律上班。但日常活動範圍隨著日子一天天縮小,有時會一整天都待在家中,最後甚至連房門都誇不出去。繭居的一天談不上規律,卻是日復一日。凌晨三、四點鐘就寢,一路睡到下午三、四點,所以一日一餐可能是常態,至於半夜做些看似快樂的消遣,看漫畫、追劇、打線上遊戲,實際上只是為了填滿生活的空白。

   時間不停的向前,L自己也好慌張,他比任何人都不想去碰觸自己低潮、難受、糾結的情緒,只想把自己最不堪的樣子藏在心裡。

    因此家人、朋友常常聯繫不到L,這段期間L不接電話、社群軟體也從不回覆。因為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懇切關心,有時是期待、誤解、批評,對L而言皆是壓力來源。

    至於那些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按下接聽的來電,常常也只是單方面地接收朋友傳來的好消息,聽到耳裡格外失落,身邊的人都在進步,但自己卻是停滯的,覺得自己已經比不上大家,L心想還是把自己封閉起來吧。這樣一來輕鬆許多,L能躲多遠就躲多遠,也越來越和與人群疏離。

「我這樣持續下去真的好嗎?」


「可是,我這軟爛的樣子,我還做得到嗎?還有人會接受我嗎?」


「算了啦,我就這樣過一天算一天,其實也沒有不好......」

不必和現實接軌的日子,固然輕鬆、自由,但這樣的悠哉似乎無法維繫太長的時間。對現狀的不滿、對未來的企盼,不時喬裝成焦慮感襲擊悠哉的日常,有時心中會燃起想為生活找點意義感的盼望與動力,但每當鼓起勇氣要跨出那「一小步」,又會迅速地被來自自我、家庭、社會的期待與標準,以及生活充斥的自我否定與挫折感給澆滅,日子就在這股焦慮、懊惱,和無力、無望與無助之間擺盪、虛耗,進退兩難。


給繭居,以及想幫助繭居家人的你:

1.  只需要跨出一小步

不需要逼迫自己馬上回到職場、校園,不必追求立刻要翻轉人生,要進步或達到標準。也許只需要嘗試離開床鋪,或走出房門,如果還有力氣,散步到巷口買喜歡的手搖飲,到公園吹吹風,就只需要為自己跨出一小步,這樣就好了。

2. 心理諮商的嘗試

若你也意識到,自己如同L一樣,卡在現實的泥沼之中寸步難行,對現實無望,內在承受著極大的痛苦,對於過去的挫折難以調適,想與人連結但糾結於自我或能否被接納。鼓勵你尋求協助,讓心理諮商跟隨你的步伐,找回前進的動能與勇氣,相信隨時開始都還來得及!

3. 支持的力量

如果你所關愛的人,同樣正經歷繭居的困擾,請給予更多的理解,也體諒他們內在的煎熬。若您是家長,除了理解之外,請給予孩子足夠的相信,適時地鬆手讓他們嘗試,過度的保護、介入、協助,可能也同步阻斷了他們成長的機會。


更多文章:

《要怎麼從挫折中快點恢復過來?看看心理諮商師這麼說!》



參考資料:

1. 彭宇君(2021)。探討臺灣青年繭居現象。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圖片來源:

https://unsplash.com/photos/9ikL6XaUlG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