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16型人格

2024-03-14

文/謝孟霖 諮商心理師

MBTI發展歷史與理論基礎

The Myers-Briggs Type Inventory,MBTI,是一個廣為人知的人格測驗。MBTI常運用在企業或管理社群、學校場域、甚至是交友軟體等。大家熟悉的名稱應該是16型人格測驗,它是由Isabel Briggs Myers以及她的母親Katherine Briggs依據古典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的「類型理論」發展出來的一套測量工具。榮格認為每個人都會在某些性格向度上有主要的偏好,而這些偏好所形成的各種組合就可以用來判定人格的類型(personality type)。Myers和Briggs兩人便依據此理論設計一套用來測量人格的工具。MBTI測量的四個向度為:

MBTI所測量的四個向度


Extraversion 外向型 (E) vs Introversion 內向型 (I)

依據MBTI的說法,這個向度最主要區分一個人「獲得能量的來源」。外向型的人透過與他人互動獲得能量,而內向型的人則需要透過獨處。這不代表外向的人不需要一個人的時間,也不是說內向型的人在社交場合容易把氣氛搞僵。不過確實對於外向型有所偏好的人可能會因為享受與他人相處的過程,因此比較常從事社交活動,而內向型的人則相反。

Sensation 感知型 (S) vs Intuition 直覺型 (N)

這個向度指的是一個人在價值判斷上比較注重的面向。感知型的人比較著重客觀經驗,會去搜集資料。直覺型的人則比較仰賴對於議題的主觀信念,甚至是潛意識的對於問題整體的某種感應。

Thinking 思考型 (T) vs Feeling 感覺型 (F)

這個向度則區分一個人在解決問題時比較傾向問題本身的利與弊(思考型),還是利害關係人的感受與經驗(感覺型)。

Judging 判斷型 (J) vs Perceiving 知覺型 (P)

最後這個向度指的是平常做事情風格上的差異。判斷型的人比較喜歡事前規劃,按照進度按部就班地一一達成。而知覺型的人則比較「看心情做事」一點,有靈感時生產力會很高,有時則比較傾向先做別的事情。

MBTI的主要問題

雖然MBTI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其實以衡量心理測驗的幾個指標來看,MBTI存在幾個問題。

信效度證據不足

首先,MBTI的信、效度證據不足。信度指的是一份測驗的可靠程度,例如我今天測一次,理論上下一次測應該要有相同或者極為相似的結果。但是MBTI為了把人的偏好辨識出來,因此某種程度上是將比較細微的差異忽略,把人大致分成兩大類。這會導致即使原始分數只差了一點點,就有可能會被分到不同的類別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MBTI所測出來的人格類型很有可能會因為時間的差異而有不一樣的結果。

效度則是指這份測驗是不是真的在測量它所想要測量的東西。這部分就涉及比較複雜一些的統計觀念,不過簡單來說MBTI所涵蓋的面向可能超過四個,也就是說原本的理論本身並不完善,可能有些地方並沒有考量到。這個結果不難預料,畢竟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出現在心理學還正在成長的階段,當時對於資料與分析的要求並沒有當今社會把心理學視為一門科學一樣的嚴謹。效度不好也有個很大的問題:它就比較不能用來作為決策的參考,例如職業選擇與適配性,因為我們不曉得這份測驗所測量的東西到底是什麼。

四個維度的連續或者間斷性

MBTI還有一個根本的問題。雖然榮格的理論是認為人格有辦法區分出間斷的「類型」,但實際上這四個維度都比較傾向連續的分佈。像是身高,有少數人很高很高,有人很矮很矮,但大部分的人都界在中間。硬是把人從中間區別成兩種類型有可能會造成不同人格類型的人其實比表面上還要相似許多。以身高的例子來看,就類似是把172公分的人歸類成「很矮」,而173公分的人歸類成「很高」,雖然他們其實只相差了1公分。這也是為何這份測驗在結果的解釋上會需要特別小心的主要原因之一。

MBTI的用途與潛力

不過16型人格測驗還是有它的優勢。首先它很廣為流傳,很多人都有接觸、或者至少聽過這份測驗。MBTI因此也成為一個討論熱度很高的話題,比較能夠勾動社會大眾對於自身的好奇心,想要知道自己是屬於哪一類型的人。但我個人認為這份測驗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趣味性。自我探索有時不是一個這麼簡潔俐落的過程,但是透過像是MBTI這樣的測驗,一個人可以快速的了解自己性格當中的某些樣態。加上每個類型它都會給予一些優劣勢的分析,這些回饋對於一個剛開始想要了解自己的人是個不錯的開端。也就是說,它可以是一種簡單、有趣的認識自己的方法。

不過如果你想要了解自己性格的其他面向,例如陽剛與陰柔、果斷與遲疑、自信與畏懼、關係當中的樣貌等,甚至是想要改變自己的性格與行為模式,這份測驗能告訴你的就比較有限。如果說要從「自我探索」升格為「自我成長」,可能就會需要透過整理一下自己的生命敘事,了解自己性格生成的來龍去脈以後,才有機會鬆動與調整。

參考資料

Boyle G. J. (1995).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Some psychometric limitations. Australian Psychologist, 30(1), 71-74.

Furnham, A. (1996). The big five versus the big fou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and NEO-PI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1(2), 303-307.

Pittenger, D. J. (1993). Measuring the MBTI…And coming up short. Journal of Career Planning and Placement, 54, 48-53.

Photo by Thiago Matos : https://www.pexels.com/photo/two-clear-drinking-glasses-with-water-223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