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改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成因、治療方式介紹
文/ 蔡雅立 諮商心理師
加強英文會話能力的管道很多,可以參加坊間補習班的英文會話課程,也可以選擇英文雜誌、紙本書、影片等英文會話教材來自己練習。英文會話教材種類、選項那麼多,該從何選起呢?接下來就向你說明英文會話教材的種類、挑選方式,也會和你分享可以搭配使用的英文會話學習輔助工具,幫助你多方面紮穩英文會話實力,和母語人士對話也不用擔心出錯!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什麼?常見症狀有哪些?
ADHD,全名為Attention-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一種影響專注力、自我控制與活動量的神經發展障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神經發展障礙,經常在 6~-18 歲這段期間的兒童/青少年時期被診斷出,亦即俗稱的「過動兒」。
ADHD患者的核心困難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衝動行為以及活動量過高等,以下列出常見表現,並簡單說明:
1. 注意力不集中
- 專注力短暫且難以持續,容易被其他事物分心。
- 常忽略細節,容易犯粗心錯誤,例如忘記帶東西,或忘記排定的時間。
- 難以持續專注聆聽他人說話,上課時常常發呆、恍神,面對老師的聽講或爸媽的提醒,也時常聽過就忘。
2. 過動
- 活動量大,難以安靜坐著,經常不停出現轉筆、抖腳之類的小動作。
- 話多、愛說話或容易插嘴。
- 在不合宜的情境下跑來跑去、爬上爬下。這種情形常常在兒童身上出現。
3. 衝動
- 難以等待、好好排隊,容易打斷別人甚至插隊,影響秩序。
- 行事較衝動,做出可能造成危險的行為。
- 常在未聽完完整題目或指示的狀況下插隊,或過快回答。
每個人出現的症狀可能不同,也會因年齡與環境而有所差異。這些行為特徵也間接影響學業、工作、人際關係及日常生活的表現。
ADHD的診斷標準有哪些?5項診斷條件一次瞭解
ADHD的診斷需由具備專業資格的精神科醫師、兒童心智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依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進行評估。診斷條件包括:
- 在12歲前出現症狀
- 症狀持續至少6個月
- 症狀出現在2種以上的情境(例如:學校與家中)
- 影響到社會、學業或職業功能
- 症狀無法以其他心理或生理疾病完全解釋
診斷過程中,可能會進行問卷、行為觀察、訪談與發展史等多方面的綜合評估。
為什麼會形成ADHD?基因、大腦都可能造成ADHD

ADHD並非單一成因造成,目前研究指出其成因可能包括:
3種ADHD形成原因說明
- 基因影響:ADHD有家族遺傳傾向,若家族成員有類似症狀,風險也會較高。
- 大腦神經生理因素:許多醫學資訊已可以確定ADHD的病因主要與大腦中負責注意力、自我控制等功能的區域(如前額葉)神經功能異常有關。
- 環境與心理因素:如早產、產前暴露於毒物(如菸、酒)、家庭壓力或創傷經驗等,可能增加 ADHD 的發展風險。
這些成因通常是交互作用,並非單一因素所導致。
ADHD可能構成行為問題,需特別留意並及早治療
雖然ADHD並非是因父母或照顧者管教不周所造成的,但在ADHD的影響下,容易出現以下情形:
- 患者容易展現出問題行為,進一步影響親子互動、師生關係,並導致同儕關係的惡化。
- ADHD患者的學業表現通常不佳,容易被責罵,易養成自卑、自信心低落,甚至自暴自棄的個性。
- 有些ADHD患者為逃避責罵,也可能養成說謊、作弊或衍生其他不良行為。
綜合以上3點可知,ADHD患者在社會環境中遇到的困難,及其可能帶來的心理健康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議題。
注意力不集中看哪科?精神科、諮商心理師都可求助
若懷疑自己或孩子可能有ADHD、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想改善,可以先向以下科別求助:
注意力不集中,可向精神科、身心科掛號
- 可先掛號精神科、兒童心智科或身心科,由醫師進行初步判斷與診斷。
- 若希望進一步了解自身狀況、學習生活適應等策略,也可以尋求臨床或諮商心理師協助,透過心理諮商探索困難根源與改善方法。
建議尋求心理師進行諮商的情形
- 已診斷ADHD,想提升自我理解與生活適應能力
- 出現人際相處、情緒調節或學習方面的困擾
- 希望尋求非藥物的輔助治療方式
注意力不集中如何改善?常見的3種治療方式介紹
ADHD的治療常結合藥物與非藥物方式,以提升生活品質與功能表現。常見方式如下:
藥物治療
- 常見的藥物如中樞神經刺激劑(如利他能)可改善注意力與衝動控制。
- 用藥需由專業醫師處方並定期追蹤副作用與療效。
心理治療與行為治療
- 認知行為治療(CBT):協助個體辨識與調整思考模式,改善情緒與行為。
- 行為管理訓練:針對兒童與其照顧者,提供具體策略改善日常表現與親子互動。
- 情緒與壓力管理:幫助個體理解自身情緒反應,培養自我調節能力。
系統合作與環境調整
- 與學校、家庭或職場等不同系統間合作,提供患者合適的支持與適度彈性,例如:課堂的座位安排、學業表現要求的調整等。
- 建立明確的作息與目標,有助於提升效率、降低混亂感。
注意力不集中不是你的錯!用專業心理諮商與治療擊退ADHD
ADHD是兒童精神行為障礙中最常見的一種,其影響往往不只侷限於童年,甚至可能延續至成人階段。研究顯示,約有3%~ 6%的學齡兒童受到ADHD困擾。若你或身邊的人懷疑自己可能正在經歷這樣的挑戰,請記得這不是你的錯,也無需感到羞愧或孤單。唯有越早透過專業的視角了解自己、主動尋求協助,越有可能找到最合適的因應策略,活出屬於自己節奏與力量。
如果想尋求專業資源突破注意力不集中的困境、治療ADHD,綻芯心理諮商所提供了成人諮商、兒童與青少年諮商等多樣且量身打造的諮商服務,由專業心理師的協助,給每個面臨 ADHD困擾、注意力不集中問題的大人和小朋友專屬的避風港,並領著每個難以集中專注、影響到生活的靈魂,一步步走出過動、難以集中的心理陰影,重新找回生活步調。
現在就預約綻芯心理諮商所的心理諮詢服務,也可以考慮進行線上心理諮詢,在最熟悉、最舒適、最能做自己的環境接受諮商服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