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爛在床上」成為流行? 心理師帶你走出爛在床上困境

2023-08-11

撰文者:曹國璽 諮商心理師


Z世代"爛在床上" (Bed Rotting)流行現象解讀為「花很長的時間,待在床上」,可能是因為「我就是不想起床」、「我很想起床,但是起不了床」、「我很累,要多睡一點」。

你並不孤單,新Z世代最近流行在TikTok上分享「爛在床上」的影片,「爛在床上」是指是指在非睡眠時間,人還是待在床上,待在床上是個人自主選擇,而不是因為生病而不得不整日躺床。在床上完成所有的事情,吃飯、滑手機、看電視、和他人互動,躺在床上一整天,把所有要做的事情,都在床上完成。

這樣度過一整天,可以節省體力,讓自己舒服輕鬆的過生活,Z世代把這種做法視為自我照顧,此作法,偶一為之,讓自己喘口氣,從中得到休養,恢復體力是合理的。但這樣自我照顧的作法是有風險的! CNN在2023年七月報導此流行趨勢,標題為「爛在床上的自我照顧作法有潛在負面的效應」

「爛在床上」 只是一個現象,無所謂好壞,差別在於「這是一個選擇,還是不得不?」,以及這帶來好處(如恢復精神),還是壞處(愈睡愈沒力)?

經常整天躺床,有三大潛在風險。可能衝擊睡眠、人際互動與心理健康,同時這三者之間相互影響。

床原本作為睡眠的地方,而長時間躺床,弱化床與睡眠之間的連結程度,當躺在床上時,想要睡覺的力量減少。其次影響人際互動,長時間待在床上,只能以線上方式與人互動,當人際之間的真實互動減少,逐漸孤立,不利心理健康。

此外,待在床上,不想面對床下世界的壓力,待在床上,個人可以得到不必面對壓力的好處,形成固著,逐漸助長拖延模式。久而久之形成身不由己的模式。

有時,讓自己睡久一點是個緩解痛苦的作法,像是止痛藥,想到起床要面對床外世界的壓力,持續躺著,就不會直接感受到壓力的不舒服,這是短期有效的止痛藥,支持自己繼續躺著。當持續睡著,就覺得自己已經做點事來幫助自己。

掉進流沙的人,發現自己慢慢下沉,感到害怕,本能反應是趕快拔腿就跑;你早上醒的晚,發現自己即使睡很久,還是沒精神,頭腦本能反應是「怎麼還是沒精神,是不是還睡的不夠」,接著頭腦告訴自己「該再多睡一點」。掉進流沙的人,拔腿想跑的結果卻是愈陷愈深;

持續睡一整天的你,結果也是精神持續不佳,甚至發現一直睡沒改善心情,反而心情更低落。掉進流沙的人本能掙扎要脫身,看見自己愈陷愈深,知道這是沒有用的;而你想要透過睡更多改善精神不好很累的情況,也知道這是沒有用的。




雅婷是一位上班族,最近發現自己陷入不想起床的掙扎,找心理師諮商:

心理師:「雅婷,妳可以分享在床上躺一整天,妳的狀況嗎?
雅婷:「我還是很累,所以就想一直躺著」
心理師: 「當你起床得很晚,但醒了就起床,開始一天的行程,這樣的作息和醒的很晚,醒了還是躺在床上,沒有起床,這兩者有什麼不同?」
雅婷: 「我睡到很晚才起床,之後喝杯咖啡或沖個澡,就覺得精神好些了;但是如果一直睡下去,就只是覺得一直處於提不起勁的狀態。」
心理師分享了「掉進流沙」隱喻後...
「…那怎麼辦?」 雅婷心裡浮現這個想法
心理師繼續說,有人說: 「手裡拿著鐵錘,看什麼東西,都像是個釘子,都想拿鐵錘敲一敲,萬一看到的是個鏍絲釘,拿鐵錘敲,鏍絲釘很難敲進去,你需要的是一把鏍絲起子。你現在透過睡,想要改善累,但卻一直都沒有效,你可能覺得是自己睡的不夠,想再多睡一些,以為睡眠的時間夠長,就能看到效果,但是愈睡愈長,換來的只是更沒有精神,事情拖延沒做,壓力反而更大。你會想要繼續用鐵錘敲還是換個工具?」


心理諮商介入方向

心理師在諮商中幫助雅婷重新釐清生活中重視價值,強化她的動力,她希望投入工作和朋友建立連結。

其次,協助雅婷找出有效改善精神的活動,例如,聯絡朋友,約見面聊聊天,或者,只是花二十分鐘,散步,這些活動考慮目前雅婷的可以做到的範圍。當她投入這些活動,而不是躺床時,精神變好了,心情也變好了,更有動力進一步投入想做的事情。

當然在過程中,有許多負面想法與情緖相伴,雅婷學著和這些負面經驗相處,這不是一段容易的旅程,在旅程中,雅婷逐漸培養能力,一步一步朝向價值前進。



#接納與承諾治療取向(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

#認知脫勾

曹國璽心理師 影片介紹


文章來源:

曹國璽心理師 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糾結在腦中不同的想法》

《要聽腦子的話?還是聽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