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為何焦慮?又該如何安穩落地?

2023-07-06

撰文者:許傑銘 諮商心理師


六月正值畢業的季節,距離自己脫離學生身份,也不知不覺過了數年。在成為心理師的這條路上,與一般的職涯有些不同,大學畢業後必須要完成碩士學業,從實習、論文、畢業到考執照,直到正式踏入職場時已接近30歲。相較之下,身邊有些同儕,已踏入職場數年,累積了一些心得和成果,因此我對於年齡的焦慮是格外有感的。

在諮商工作的經驗當中,也常常觀察到來談者在面臨年齡關卡時,像是即將邁入30、40、50歲,心中會開始出現一些莫名的騷動,有時是股難以言說的壓迫感,也各有該年齡獨有的課題需要面對。「中年危機」、「大齡女子」等詞彙,都嘗試在描述這種現象,也替我們把這些年齡的焦慮感說得更清楚。而最貼近我經驗的,正好就是30歲的年齡關卡,因此我也想藉著這篇文章,來談一談30歲的焦慮。


30歲在焦慮什麼?

近年出現了「青年危機」(quarter-life crisis)一詞,用來形容20多歲的青年們,從校園畢業後到踏入職場這段時間,在工作、感情、財務等面向中感到迷惘、自我懷疑的心理狀態,可見這股內在的焦慮,是很普遍的心情。如果你年屆30,可能會逐漸有感,在餐桌上的話題逐漸脫離不了購車購屋、理財投資、結婚生子,也會開始陸續收到同學的喜帖,耳聞朋友買房的消息,誰順利升官,誰又靠著哪檔股票賺了錢,只要談到這些話題,我們就會繃緊神經。而這個階段的我們,內心究竟都在焦慮些什麼?又為何焦慮呢?


時間有限,卻有必須達標的壓力

社會習慣給每個年齡階段按上框架,例如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三十而立」、「三十歲第一桶金」、「三十歲結婚生子」等觀念,所以我們也很直覺地在這個年紀前後,去檢視自己是否有在進度上。我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審視和督促自己的好機會,但這些框架已經被我們內化許多應該與必須。婚姻、儲蓄、穩定的工作,似乎都成為不可不達成的目標。

我也發現,其實不只是成為心理師的過程,現今出社會的時間普遍都較晚,我們卻還是用同一套標準來衡量,可能會讓多數人有種被時間追著跑,或總是有種來不及的感覺,我想這是相當令人有壓力的。


社群媒體與同儕比較

同儕比較是必然也是很自然的現象,我們習慣透過同儕的表現作為參照,確立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藉此自我評價。然而,這個參考的過程反而令自己更加焦慮,尤其社群網路的發達,朋友當中誰加薪升官、結婚生子、準備買房的消息,可能都會是刺激的來源,迅速地傳到我們耳裡。如果看到同儕比自己還要成功,就會讓我們陷入不夠好的自我懷疑,是不是進度慢了?錯過了?甚至評價自己是個一事無成的失敗者。


意識到自我能力的限制

求學時期的我們,總會有遠大的抱負和夢想,想像著去成就各種不平凡。但我們會逐漸意識到自己能力上的限制,發現自己透過努力會有可觸及的極限,甚至要去承認自己只是個平凡的、普通的人。這種全能的感覺逐漸褪去並接軌現實。對多數人而言都是很赤裸、沈重的打擊,也會引起心中很大的失落感。事實上,任何人要去面對這個發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時間自我調適。

如果你也正經歷年齡的焦慮,我想對你說,我們都知道這一切沒有這麼容易。即使是身為心理師的我,也還在練習與這些焦慮感共處,這是好正常也很普遍的共同經驗。與焦慮感共處並不好受,但也會是一個讓焦點回到自己身上的好機會,藉由這個機會花時間陪伴自己,去聽聽看這個焦慮想告訴我們什麼?又可以帶我們往哪裡走?也會是一個好機會,去思考未來想過的生活,在這麼多的選擇中,自已又對什麼是感興趣的呢?

此刻再度想起前些日子,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臺大畢業典禮演講中的一席話:「Run, don't walk. Remember, either you're running for food, or you are running from becoming food. And oftentimes, you can't tell which. Either way, run.」。原文的意義,是在鼓勵畢業生畢業後努力奔跑,積極嘗試和追求。我想,如果學生脫離校園,是以奔跑的姿態踏入社會,那麼30歲就會是逐漸「落地」的過程,是從做夢到實際,從不顧一切地碰撞、跌跤到踏實、穩健,也從數不勝數的選擇當中,步步探索出人生的方向,也相信在這個落地的過程中,我們會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時間軸與方向,也更加認識自己、接納自己。


圖片來源:Pexels

延伸閱讀:

《陷入低潮怎麼辦?心理師分享3個面對低潮期的方法》

《「肯定心理學」:如何接受別人的讚美,練習接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