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袋一直想事情睡不著?焦慮失眠怎麼辦?一篇帶你了解改善失眠的方法

2024-03-27

文/謝孟霖 諮商心理師

相信許多人都曾有失眠的經歷,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東想西想就是無法順利進入夢鄉,尤其是當生活忙碌壓力大時,更會使睡不著的狀況加劇,究竟焦慮失眠怎麼辦呢?今天就和我們一起來了解引起失眠的原因,以及會有什麼樣的症狀,並和你分享焦慮失眠改善的方法,幫助你在面對腦袋一直想事情睡不著的狀況時能更有方向,早日找回良好的睡眠品質。

為什麼腦袋一直想事情睡不著?失眠的實際案例分享

失眠案例1:

M一直以來都睡得不太好。他正在念研究所,平日因為事情很多,時常需要熬夜才能追上閱讀文獻的進度,或者把教授交代的事情做完。M知道自己大概需要睡7個鐘頭才會覺得有精神,但是他平日就只睡5至6個小時,而一到假日便睡到中午才起床。一開始還可以應付,但到了第三個學期,M發現平日入睡的時間越來越晚,假日也不太能想睡就睡,讓他十分困擾。

失眠案例2:

J做事總是小心謹慎,對於老闆交辦的事項,只要沒有做完,就算告訴自己「明天再繼續做」,當她躺在床上還是會一直去想它,導致自己翻來覆去,無法入睡。等到凌晨2、3點才勉為其難的睡著,使得隔天起床精神狀況很不好,做起事來效率也就更差,導致工作上不斷地在趕火車,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上面兩個案例中的主角M和J,都為失眠問題所擾。其實失眠是一個相當普遍的心理困擾。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調查,2019年全台失眠的人口可能高達10.7%,也就是約有250萬人可能因為睡不好而影響自己的學業、工作、以及人際關係。

為何焦慮時會失眠?焦慮引起失眠的原因說明

睡眠主要受到兩個力量影響: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以及睡眠驅力(sleep drive)。晝夜節律,俗稱「生理時鐘」,是我們用來調節各項生理功能的一個機制,大部分的人白天精神自然會比較好一點,但也有些人天生就是夜貓族,夜深人靜的時候特別容易有創造力。睡眠驅力則是一種驅使睡眠的動力,當在醒著的時間越長時,睡意就會越高,是多數動物都會有的現象。

理想的情況下,晝夜節律和睡眠驅力會相互配合,幫助個體得到需要的復原與休息時間。但如果晝夜節律或者睡眠驅力的作用分別或者同時受到干擾,而這個情況又長期沒有改善,甚至影響生活的功能與適應,那就有可能形成失眠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焦慮和壓力常會是干擾晝夜節律或者睡眠驅力的主要原因。人在面臨壓力或恐懼的時候,除了會喚起自律神經系統當中的交感神經系統,讓身體保持警戒的狀態,也會分泌壓力荷爾蒙cortisol(皮質醇)讓身體處在備戰的狀態,這些壓力反應可能讓我們的祖先能夠順利排除造成壓力的因素,例如遇到熊、蛇、老虎等掠食者,或者幫忙捕獲獵物解決飢餓。但現代人遇到的問題往往是慢性的,例如下個月要考試、下週要交報告,有著一時之間無法解決的特性,而我們的身體卻還是用相同的「硬體設施」去面對壓力,就容易導致身體因為沒辦法好好復原而衍生出各種生理、心理上的問題,而失眠也屬於其中之一。

焦慮引起失眠會怎樣?常見的失眠症狀說明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失眠常見的症狀包含:

  • 一週三次以上、持續三個月以上都有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或者過早起床等問題。

  • 因失眠問題造成學業、工作、人際、或是行為等層面功能上的負面影響。

睡不好會影響到的事物其實相當廣泛,像是前面提到的個案J,一開始因為容易擔心工作上事情做不完所以睡不好,但睡不好又會影響到白天的精神狀況,導致工作效率變差、做不完的事情越來越多,難以入睡的問題就愈加嚴重。

而很多人如果睡不好,可能直覺上會想要透過假日多睡一點或者賴床等方式來試圖補眠,但其實這些作法反而可能導致睡眠問題加劇。就像個案M,平日的熬夜讓自己的生理時鐘被打亂,而週末的補眠反而讓睡眠驅力沒辦法在平日好好發揮作用,久而久之他的晝夜節律和睡眠驅力逐漸錯開,進而發展成失眠。

如何解決焦慮失眠問題?6個焦慮失眠改善方法介紹

失眠的改善除了可以靠藥物,其實心理諮商也是不錯的選擇。有研究指出,認知行為治療-失眠(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 CBT-I)的效果不但不會輸藥物治療,也因為會花時間探討並且針對失眠的心理成因進行調整,反而能夠促成比藥物更為持久的的效果。

CBT-I主要透過睡眠記錄的追蹤來了解個案的睡眠情況,並且針對失眠的主要成因進行分析以及客製化的改善計畫。過程當中心理師就像是個案的睡眠教練,一步一步引導個案培養對於睡眠有所幫助的能力,並將這些工具慢慢變成個案的生活習慣。以下列出CBT-I的主要治療元素,幫助你對改善失眠的方法有完整的認識:

  • 睡眠教育:了解睡眠的原理與相關知識,以及如何建立對於睡眠有幫助的環境。

  • 刺激控制:重新建立有利於入睡的睡眠習慣。

  • 睡眠壓縮:透過先在短期內減少睡眠的時間來「重置」生理時鐘。

  • 認知治療:辨識出哪些想法因為容易引發焦慮而不利於睡眠,並且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念頭改善情緒經驗。

  • 放鬆訓練:練習有效因應焦慮與壓力的方法,如呼吸放鬆、漸進式肌肉鬆弛、正念冥想等,讓身體可以從備戰狀態轉換為休息復原的狀態。

  • 問題解決訓練:如果失眠是因為無法有效排除生活當中的壓力來源,可以和心理師一起討論如何應對,藉由減輕焦慮間接改善睡眠品質。

綻芯心理諮商所,協助你找回一夜好眠的日子

如果您或者身邊的人也正為失眠所苦,可以試著用好奇的心情去探索失眠,了解形成失眠的原因,從忽略,甚至是逃避的心態轉而正視這個問題,如此將有改善的可能。另外也推薦你向身心科專科醫師、心理師等受過訓練的醫事人員尋求協助,以更專業的方式幫助自己解決困擾。綻芯心理諮商所擁有專業諮商師團隊,期待能運用專業、細膩、富有深度的心理諮商,陪伴你解決眼前的困境,找回安定、自在且健康的生活步調。


延伸閱讀:

焦慮的無限輪迴-認識強迫症(OCD)

z世代「爛在床上」成為流行? 心理師帶你走出爛在床上困境

參考資料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22).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text rev.). https://doi.org/10.1176/appi.books.9780890425787

Jacobs, G. D., Pace-Schott, E. F., Stickgold, R. & Otto, M. W. (2004).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and pharmacotherapy for insomnia -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d direct comparison. Archive of Internal Medicine, 164, 1888-1896.

Morgenthaler, T., Kramer, M., Alessi, C., Friedman, L., Boehlecke, B., Brown, T., Coleman, J., Kapur, V., Lee-Chiong, T., Ownes, J., Pance, J. & Swick, T. (2006). Practice parameters for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treatment for insomnia: An update. An American Academy of Sleep Medicine Report. Sleep, 29(11), 1415-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