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準備與經驗

 

心理學家 James Prochaska 和 Wayne Velicer 提出改變的五個階段,分別為思考前期(pre-contemplation)、思考期(contemplation)、準備期(preparation)、行動期(action)、和維持期(maintenance)。

諮商了一段時間,原先混亂的心情在諮商中得到梳理,對自己以及帶進諮商的議題已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與改善。隨著這些進展,逐漸開始覺得,好像能講的都講完了,那些令自己傷心、沈痛的過去,也不想再提起,對於心理師曾提過的建議,目前也暫時沒辦法鼓起勇氣去嘗試。但對於生活的適應、對自己的認識、人際關係的相處總覺得還是少了一些什麼,離「滿意」還有段距離。

諮商過程需要雙方的投入,來談者可以感到心理師的用心和自己的投入,而轉變路上,偶爾的小插曲,像是生活的變動、心情突然的低落、焦慮、生氣與不安。都可能在面對「好起來」時感到挫折、不安、自我懷疑,也可能會想,心理師都這麼努力了,我怎麼還沒有「好起來」。 這樣的感受,可能來自以下兩個原因:

我們從與家庭的互動經驗中建構出理解世界的地圖。我們藉著和父母的互動、對待與回應,漸漸學會與人相處。我們被安撫,所以學會調適情緒。我們受到重視,所以學會自重。我們打從心裡相信,父母是安全的避風港,所以有勇氣去探索和冒險。我們在這些經驗裡,被愛、被照顧,所以喜愛自己,也相信自己值得被好好對待。且沒有人不需要這些經驗,這是生命的必須,是天生內建的需要。所以當家庭無法滿足這些需要時,便只能向外尋找,於是獨自踏上旅途。

諮商是一段很特別的專業關係,一段諮商關係的維持,短則六次八次,長可三年五載,甚至更久。也正因為這段關係相當的特別與重要,因此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心理師,就也成為很重要的關鍵之一,許多人在踏入諮商前,腦中一定充滿擔心和疑問,在心理師的預約頁面刷來刷去,到底該如何在眾多資訊中挑選一位適合自己的心理師。

心理師除了以專業的角色工作外,在專業的背後,同時也以「人」的身份與當事人接觸。諮商時,當事人心中不免會有類似的好奇,究竟坐在面前的這個人,他的人生長什麼樣子,要不都是人生勝利組,就是順順利利的,才能來教我怎麼過生活吧?